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半岛游戏在线网址 > 新闻动态 > 溥仪在伪满洲国时的作息及内廷

溥仪在伪满洲国时的作息及内廷

发布日期:2025-05-22 15:43    点击次数:101

今天轻松一点,聊聊八卦。虽是八卦,但信息是保真的。

溥仪的作息

溥仪是有钱的儿皇帝。他每年有80万元内帑,完全由其个人支配。所有内廷人员的薪饷、费用开支,都由内帑支出,溥仪自己分配,日本人不予干涉。

10:00,起床,溥仪会花30分钟洗漱更衣。

10:30至11:30,上午上班,溥仪在勤民楼会见外宾,或开御前会议。没有会议时,就在缉熙楼召见大臣、参议、家族、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等个别人员。

11:30至13:00,吃第一顿饭,传膳。

13:00至16:00,阅读、散步、会见。

16:00至19:00,歇觉,包括午睡、念经、阅读、静坐等,算个人修养时间。

19:00至21:00,吃第二顿饭。

21:00至23:00,阅读、念经。

23:00,就寝。

侍寝

每周六,溥仪会与祥贵人谭玉玲同宿一夜。

溥仪从不去婉容房里。每天早晚,婉容的太监会向溥仪汇报婉容的起居和饮食情况。

起初,溥仪和婉容分住在缉熙楼西东。待谭玉玲进宫后,西侧的两间,又由溥仪和谭玉玲分住在楼上和楼下。

皇帝虽大,也不过一栋楼罢了。

婉容

溥仪与婉容的失和,众说纷纭。

有人说,婉容曾以皇后身份,迫使溥仪与爱妃文绣经天津法院离了婚,丧尽了皇帝的尊严。为此,溥仪还作过一篇《龙凤分飞记》的文章。

有人说,溥仪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不喜女色。

有人说,因婉容吸鸦片之故。

1934年,溥仪登极前后,溥仪和婉容还经常有时在一起交谈片刻,二人的饮食也由茶、膳房统一安排。

1935年后,二人虽然仍然同居一楼,但就不相往来了。婉容的饮食,也改由她的侍奉太监和老妈子单独做了。

1936年冬,一天夜里,大雪纷飞。

侍卫王庆元在22:00接替缉熙楼前门岗哨,见婉容的所有房间内都灯火通明,楼下的两个房中则烟雾弥漫,可能是婉容刚吸过鸦片烟所致。

婉容正在楼下往来踱步,只见她头发蓬松,服装不整,时而东屋,又时而西屋,一会儿仰卧床榻之上,一会儿又匍匐于沙发之中。

约22:30,婉容犹如精神病患者,蓬头跣足,衣衫单薄,哭哭啼啼地从楼内走出,坐在雪地中,放声痛哭。

按宫廷规定,凡后妃及贵人等经过的道路,除皇上外,所有男人一律都要回避,岗哨也不得例外。所以侍卫们也不敢上前搀扶婉容。

约23时,溥仪才命两名太监把婉容搀扶回了楼。

可见,婉容的哀怨之情已达极点。溥仪对婉容厌弃之心,也可能从此更加深了。

穿衣

穿衣方面,溥仪爱穿西服。会见外宾或开会时穿军便服。

元旦、建国节、万寿节这三大节日时,1937年以前穿陆海空军元帅大礼服。七七事变后,在吉冈安直授意下,溥仪也改穿军便服了。

1937年以前的节日,溥仪及其臣僚都分别着大礼服、佩绶带、戴勋章。武官穿军礼服,文官穿燕尾服。只有郑孝胥是清朝旧臣,他只穿长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表示支持大东亚圣战,溥仪和宗室子弟们每人还做了一套帆布制服,以示节俭。

两餐

溥仪每日两餐,他爱吃牛羊肉和蛋品,猪鸡鸭则不吃。

有时因共同用膳的人多,厨师做猪肉菜或鸡鸭,则上菜时必须说明这些是赏用的。

每餐,一般情况都是四碟小菜,10个熘炒菜。上用燕窝银耳汤一碗,赏用则是一般汤一碗。

面食每餐四五样,包子、馒头、花卷等,有时还要玉米面窝头。

米饭每餐六七样,大米、小米、高粱米必不可少,还有荷叶粥、玉米粥、豆汁等。

豆汁?老北京豆汁吗?

尝膳

传膳时,由一名随侍到膳房尝膳。尝膳人用银筷子夹出一箸放在赏用碗中,再用木筷子品尝后,在菜盘上签上银牌,放入食盒,由勤务班拎着,殿上的跟着,送到餐桌旁,由摆膳的取出放在餐桌上。

传膳、尝膳、摆膳。

炒素豆芽或白菜,使用花椒油,上菜时则必须说明黑点是花椒。溥仪对饮食卫生非常讲究,如在饭菜中发现杂质或蝇蛀,除斥责外,还要罚款。

药材

寝宫和办公室都很豪华,古玩珍宝较多,室内显得非常拥挤。

自用药房也设在楼中,西药很少,中药则应有尽有。名贵药材如人参、鹿茸、台麝等,长期不用,一旦生虫就全部扔掉。

溥仪每隔二三日由侍医徐思允给评一次平安脉,开个小方,服一剂保养药。

饭后陪同溥仪散步、读书的,多数是宗室子弟溥俭、溥偀、毓嵣、毓喦等人,有时溥杰、郑敱、润麒、赵国圻、万嘉熙等人也参加。

日本甲鱼

溥杰妻子嵯峨浩是嵯峨实胜侯爵的女儿。

日本为了同化中华民族,改变血统,而使溥杰和嵯峨浩结成夫妇。

1938年,溥杰住在长春,任禁卫军中尉连附,他和嵯峨浩时常谒见溥仪,共同进餐。嵯峨浩不时地做些日本食品和菜肴送进内廷,供皇上品尝。

一次,嵯峨浩送来一桌日本酒席,其中有一碗甲鱼汤。

在日本,只有招待贵宾时才能吃到甲鱼。日本认为甲鱼是祥瑞之物,也象征着延年益寿。

可当摆膳的太监将甲鱼汤端上桌,溥杰说这是甲鱼汤时,溥仪大笑了起来:王八肉啊!我怎能吃王八肉呢?

说完还是大笑不止。

贡品

自1932年3月,伪大同元年以来,清朝遗老和满洲新贵们,都对溥仪寄予了莫大的希望,认为他是后清新主,当时曾有前清、后清之说。

因此,遗老新贵们为了讨封晋爵,争相给溥仪进贡。一些日本人为了表示对皇帝陛下的尊敬和亲善,也纷纷前来送礼。

春节期间,贡品纷至沓来,收不胜收:鳇鱼、麋鹿、野猪、山雉、黄羊、汤羊、水果、糕点、人参、熊掌、东北虎等等应有尽有。

东北虎?!

贡品中,除了伪第四军管区进贡的一只东北虎、一棵8两的老山参,以及蒙古王公阳仓扎布进贡的蒙古糕点,溥仪留下来自用外,其余的进贡物品,按等级身份都分给了溥杰等皇族,润麒等国戚,增韫、宝熙等遗老。

御膳房

御膳房有中西膳房之分。

中膳房,有厨师10名左右,组长叫陈福贵,其他人有陈山、马良义、严胖子等,刘大包父子专做面食,石玉山专熬粥做饭。

1939年夏,石玉山说了一句对贵人谭玉玲不敬的话,还没过半个小时,溥仪就追查了下来。石玉山遭了一顿毒打,关押了20多天后被开除。听说检举石玉山的人,溥仪认为他忠诚,赏了200元伪币。

西膳房,只有于清波、王海楼、何长江3个人。

溥仪日常吃饭用中餐,西餐除了赐宴外,很少开火,所以西膳房很清闲。

还有茶房,除了烧水、泡茶、做各种点心外,晚上还要供进生水果和煮果子,朔望日还要供给干鲜果品。全组共计5人。

赏罚

前面说,溥仪每年有80万元的内帑,他自己是无法花掉的。

溥仪会定期或临时补助皇族溥杰、溥佳、载涛等,亲属各位额驸等,旧臣宝熙、胡嗣瑷、陈曾寿等,还有亲信佟济煦、霍殿阁等,这项支出每月可达数万元。

内廷的奴才们除了工资、服装、伙食全部由内帑开支外。内廷除随侍外,每人每月伙食费为8元,由下厨房包伙。

奴才们在生活上发生困难时,如婚丧嫁娶这些大事,只要去请求皇上恩典,都会得到几十元或几百元的赏赐。

此外,奴仆做了一件溥仪认为满意的事,也都要给赏。比如厨师做一个好吃的菜,要赏钱;茶房献上一盘时令的鲜果,也要赏钱。

罚的方面,溥仪深恶谎言,哪怕是谁说了一句无关重要的谎话或是一句错话,也不肯放过,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鉴于过去宫廷内部的营私舞弊、互相包庇、欺上瞒下等陋习,溥仪力图革除。他疑心很大,唯恐奴才对他不忠,故严格规定:奴才在工作中各干其事,互相不得研究或商议,更不准闲谈或交朋友,凡事都要层层请示。

因此,奴才们彼此间都存有戒心,不说真心话,互相监视,人人自危。任何人说了错话或做错了事,溥仪很快就会追查下来。

宫内护军

护军是皇宫近卫,相当于过去的大内侍卫。

护军是溥仪以内帑直接供给,亲自组织的一支300余人的武装齐全的军队。

溥仪建立这支小武装的目的,是想要培养出一批军事骨干,将来建立自己的军事实力。因而,溥仪每年都保送或考入一些护军进日本士官学校或伪满军官学校。

护军的主要任务是担任兴运门、长春门、北大门以内的警卫工作,其中包括怀远楼、勤民楼、缉熙楼,特别是中和门、长春门以里的内廷警卫。

护军的士兵是从北京、沧州、扶余、沈阳、内蒙古等地招募而来。

溥仪先后派遣贝勒载涛、伪宪兵司令德楞额、伪奉天省省长金荣桂等人,从北京、扶余、沈阳招募了一些八旗子弟。

溥仪还派自己的武术教师、伪宫内府侍卫官霍殿阁、伪兴安北省省长凌升,从沧州、内蒙古招募来汉蒙青年,体质都很健壮。

满、汉族青年文化程度都在六年以上,蒙古族青年则多为文盲。

护军的武器装备,当时可算是一流。

士兵除每人配备三八式步枪1支外,每班配备手枪6到8支,大刀8到10把。

士兵每人每年单布衣2套,哔叽单衣1套,衬衣2套,帆布夹衣1套,呢服1套,呢大衣1件,棉衣1套,棉大衣、皮大衣1件,单皮鞋2双,棉皮鞋、棉胶鞋各1双。

在溥仪巡狩或检阅时,担任护卫卤簿或仪仗队的人员,还备有蓝呢上衣、红呢马裤、马靴、钢盔等。

护军的待遇是比较优厚的,二等兵每月薪饷为9元,而伪满洲国的国防军只有4元。一等兵每月10.20元,上等兵11.40元。另外,每人伙食费为8元。

1939年,每日除二餐大米白面外,每周还可吃到肉蛋3次。每逢年节,除补助菜金外,溥仪还把一些贡品,如鲤鱼、汤羊、黄羊、野雉、糕点、果品等赏给护军。

太监

除勤务班的几名太监外,另外还有8名太监,婉容处3名,溥仪处5名。专门侍奉祥贵人谭玉玲的是李长安。另外,还有两名专管摆膳,从食盒中取出菜饭摆到桌上。

1938年夏,从北京又找来了原清宫的太监12名,加上原有人员,计18名太监。但是到1939年春,北京来的12名太监只剩了1人。

内廷勤务班

所谓勤务班,是护军在大同公园与日本关东军打架以后,护军被日本人改编为了皇宫近卫,经费改由伪满国库开支,人员就不属于溥仪了。

趁改编之机,从护军中抽调了15名士兵,由中士班长董和任班长,组成了内廷勤务班。董和班长工资20元每月,其余一律为12元。

勤务班主要的工作是缉熙楼中间、勤民楼、同德殿全部、怀远楼供奉溥仪的列祖列宗的佛堂的清扫工作以及在传膳时传送食盒。

溥仪的疑心病很大,喜怒无常,对周围的人,即使是最信任的人也不放心,随时提防着别人对他的不利言行,勤务班的人员挨打受骂就更是家常便饭。

勤务班由护军调入的15人,不到一年时间,就逃跑和开除了12人。

溥仪还有两个乳母嬷嬷。